地下水位監測如何進行
水位監測點埋設
地下水位監測宜釆用鉆孔內設置水位管的方法進行。潛水水位管應在基坑降水之前設置,鉆孔孔徑不應小于110mm,水位管直徑宜為50?70mm,監測點間距宜為20?50m,埋置深度應控制在地下水位之下3?5m。水位管濾管段以上應用膨潤土球封至孔口,水位管管口應加蓋保護,防止地表水及雜物進人。
承壓水水位管安裝前,須摸清承壓水層的深度,水位管放入鉆孔后,水位管濾頭必須在承壓水層內。濾管段與鉆孔孔壁間應灌砂填實,被測含水層與其他含水層間應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含水層以上部位應用膨潤土球或注漿封孔,水位管管口應加蓋保護。如下圖:
水位管埋設后,應采用水位計逐日連續觀測水位,取至少3天穩定值作為初始值。地下水位變化量為本次監測值與初始值之差。觀測時,應注意水位管阻塞或被測水位因與其他含水層連通導致的觀測值失真。
水位量測
降水開始前,所有降水井、觀測并統一時間聯測靜水位,統一編號量測基準水位。通過水準測量測出孔口標高H,將探頭沿水位管緩慢放下,當測頭接觸水面時,電測水位儀蜂鳴器響,這時讀取測尺讀數ai,則地下水位標高Hi=H-ai,,本次測量地下水位標高與上次測量地下水位標高之間的差值即為水位的升降變化數值。
從降水開始,觀測并孔的觀測時間間隔分別采用30min、lh、2h、4h、8h、12h,以后每隔12h觀測一次,直到降水工程結束。觀測過程中根據水位變化值繪制水位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以及水位隨施工過程的變化曲線。
版權保護: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創,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nxkjtj.org.cn/bianxing/166.html
- 上一篇:測斜儀觀測中碰到的有關問題如何解決
- 下一篇:不同規范關于基坑變形監測項目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