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分層沉降觀測如何進行
1.地基指的是支承基礎的士體或巖體,基礎則是指將結構所承受的各種作用傳遞到地基上的結構組成部分。地基土分層沉降觀測對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處理建筑主體與裙樓之間、不同地基基礎之間等的沉降差有很大幫助。地基土分層沉降可分為原狀土區的分層沉降和填士區的分層沉降。
2.規定建筑地基分層沉降監測點的布設是為了方便觀測作業。分層沉降觀測一般從基礎施工開始直到建筑沉降穩定為止,觀測時間較長,監測點應在建筑底面上加砌害井與護蓋,其標志將不再取出。
3.為方便實際應用,這里介紹采用鉆孔法埋設分層沉降計及分層沉降標志的方法。
采用鉆孔法埋設分層沉降計的要點如下(圖24):
1)鉆孔:在測點位置準確放樣后即可進行鉆孔,孔徑為.pll0mm,采用鉛垂測量鉆孔。鉆孔深度應穿過軟土層井大于地基壓縮層厚度,直至基巖且應人巖O.5m。為避免縮孔或塌孔等現象,鉆頭應在預裝完成后再拔出并立即進行埋設。
2)預裝:根據鉆孔深度和所測土層高程計算出每截PVC管的長度和提繩的長度,計算時PVC管長度應加1m,提繩長度應加10m。根據每截單點沉降單元測量高程連接不同長度的提繩,提繩上要做好標示,標示包括編號(層號)和用途,提繩連接必須牢固。然后將PVC管、PVC接頭、單點沉降單元按安裝順序依次擺放于孔口,用于電鉆引鉆PVC管自攻螺絲孔,并穿好提繩,提繩盡量不要纏繞。
3)安裝:將穿好提繩的PVC管、PVC接頭、單點沉降單元依次裝入孔內,用螺絲連接牢固。安裝時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控制脹開機構的提繩受力,以免脹緊機構未到測量高程就脹開。到底后用控制測量機構的提繩將測量機構提到要求高程,用讀數儀校對,確認每個測量機構都可以提到要求高程,由下至上提起每一個控制脹開機構的提繩,脹開機構脹緊在所需位置。鋸掉多余的PVC管和提繩,蓋上孔蓋。
采用鉆孔法埋設分層沉降標志的要點如下(圖25):
1)標志加工z標志長度應與點位深度相適應,頂端加工成半球形并露出地面,下端為焊接的標腳,應埋設于預定的監測點位置。
2)鉆孔:鉆孔孔徑大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保持孔壁鉛垂。
3)安裝:下標志時,應用活塞將長50mm的套管和保護管擠緊(圖25a);測標、保護管與套管三者應整體徐徐放入孔底,若測桿較長、鉆孔較深,應在測標與保護管之間加入固定滑輪,避免測標在保護管內擺動(圖25b);整個標腳應壓人孔底面以下,當孔底土質堅硬時,可用鉆機鉆一小孔后再壓人標腳(圖25c)。
4)檢查:標志埋好后,應用鉆機卡住保護管提起O.3m~O.5m,然后在提起部分和保護管與孔壁之間的空隙內灌砂,提高標志隨所在土層活動的靈敏性。最后,應用定位套箍將保護管固定在基礎底板上,并以保護管測頭隨時檢查保護管在觀測過程中有無脫落情況(圖25d)。
4.地基土的分層及其沉降情況比較復雜,不僅各地區的地質分層不一,而且同一基礎各分層的沉降量相差也比較懸殊,例如最淺層的沉降量可能和建筑的沉降量相同,而最深層(超過理論壓縮層)的沉降量可能等于零,因此就難以預估分層沉降量,所以觀測精度過低沒有意義。采用數字水準儀觀測時,需要在不同土層分別鉆孔埋設分層沉降標志,分別測量分層沉降標志的高程,然后用各分層沉降監測點的高程計算各土層的分層沉降量。采用分層沉降計時,可只在→個鉆孔內埋設一組分層沉降計分別測量各土層的壓縮量。
5.地基土分層沉降成果示例如下:
各士層荷載沉降深度曲線(圖26)。
各土層沉降量填土高度時程曲線(圖27)

版權保護: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創,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nxkjtj.org.cn/bianxing/186.html
- 上一篇:基坑變形監測點位如何做好保護和恢復工作
- 下一篇:基坑回彈監測方法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