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回彈監(jiān)測方法詳細分析
基坑內的回彈對于基坑周邊支護結構的安全有一定的影響,觀測基坑回彈有利于分析基坑支護結構產生變形的原因,對基坑支護結構設計可以提供幫助。基坑外的回彈對基坑周邊建筑物安全有一定的影響,根據(jù)基坑回彈量結合周邊建筑物沉降測量,可以分析基坑周邊建筑物的安全程度。基坑回彈觀測比較復雜,需要建筑設計、施工和測量人員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回彈監(jiān)測點的埋設也十分費時、費工,在基坑開挖時保護也相當困難,因此在選定點位時要與設計人員討論,原則上以較少數(shù)量的點位能測出基坑必要的回彈量為出發(fā)點。
回彈標志的埋設方法說明如下。
輔助桿壓人式標志應按以下步驟埋設(圖29):
1)回彈標志的直徑應與保護管內徑相適應,采用長0.2m的圓鋼,其一端中心應加工成半徑為15mm~20mm的半球狀,另一端應加工成模形。
2)鉆孔可用小口徑(如127mm)工程地質鉆機,孔深達孔底設計平面以下0.2m~0.3m。孔口與孔底中心偏差不宜大于3/1000,并應將孔底清除干凈;應將回彈標套在保護管下端順孔口放人孔底(圖29a);不得有孔壁土或地面雜物掉人,應保證觀測時輔助桿與標頭嚴密接觸(圖29b)。
3)觀測時,應先將保護管提起約0.1m,在地面臨時固定,然后將輔助桿立于回彈標頭即行觀測。測畢,應將輔助桿與保護管拔出地面,先用白灰回填厚0.5m,再填素土至填滿全孔(圖29c)。
鉆桿送人式標志(圖30)應采用下列要求埋設:
1)標志的直徑應與鉆桿外徑相適應。標頭可加工成直徑20mm的半球體;連接圓盤用直徑100mm鋼板制成;標身由斷面角鋼制成;標頭、連接鉆桿反絲扣、連接圓盤和標身等四部分應焊接成整體。
2)鉆孔要求應與埋設輔助桿壓人式標志的要求相同。
3)當用磁錘觀測時,孔內應下套管至基坑設計標高以下。觀測圖30鉆桿送入式標志前,應先提出鉆桿卸下鉆頭,l標頭;2連接鉆反絲扣;3連接圓換上標志打人土中,使標頭進盤;4標身至低于坑底面0.2m~0.3m,防止開挖基坑時被鏟壞。然后,擰動鉆桿使與標志自然脫開,提出鉆桿后即可進行觀測。
4)當用電磁探頭觀測時,在上述埋標過程中可免除下套管工序,直接將電磁探頭放人鉆桿內進行觀測。
直埋式標志可用于深度不大于10m的淺基坑配合探井成孔使用。標志可用直徑20mm~24mm、長0.4m的圓鋼或螺紋鋼制成,其一端應加工成半球狀,另一端應鍛尖。探井口直徑不應大于1m,挖深應至基坑底部設計標高以下O.lm處,標志可直接打人至其頂部低于坑底設計標高30mm~50mm為止。
4采用電磁式沉降儀觀測時,亦可采用以上方法埋設電磁環(huán)標志,電磁環(huán)標志的埋設可參照安裝使用說明書。
地基回彈觀測不應少于3次是進行地基回彈觀測數(shù)據(jù)分析的最低要求,有條件的時候盡量在基坑開挖階段,根據(jù)基坑分層支護,分層開挖的原則,每層進行基坑回彈觀測。以取得較為詳盡的回彈資料,供建筑結構設計人員使用。同時,也能避免由于個別監(jiān)測點破壞,基坑回彈數(shù)據(jù)幾乎不能使用的情況發(fā)生。基坑開挖前的回彈觀測結束后,為了防止點位被破壞和便于尋找點位,應在觀測孔底充填厚度約為1m左右的白灰。基坑開挖后的回彈觀測應在每個監(jiān)測點挖出后即時進行觀測,是為保證基坑回彈標志挖出后能夠即時測量到該點的基坑回彈數(shù)值,而不會因為基坑其他地方的開挖破壞基坑回彈標志。
回彈監(jiān)測點位布置圖及回彈縱、橫斷面圖示例(圖31)

版權保護: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創(chuàng),轉載請保留鏈接: http://www.nxkjtj.org.cn/bianxing/187.html
- 上一篇:地基土分層沉降觀測如何進行
- 下一篇:什么是場地沉降觀測